死死盯着前方的赛道,耳朵全力捕捉到了发令枪的信号,全身的神经都紧绷到了极致。
嘭——————
比赛开始。
劳逸的臀部微微抬起,身体重心进一步前移,肩背肌肉收紧,后腿蹬地的力量已经悄然积蓄。
你们看他的小腿肌肉,线条紧绷,这是爆发力即将释放的信号。
旁边的鲍威尔和辛比恩也进入了预备状态,整个赛道仿佛凝固了。
对于普通观众来说,时间流速是一样的。
但对于参赛的运动员来说。
他们会感觉每一秒都比往常的一秒更加值钱。
更加漫长。
更加精细。
电光石火之间,8道身影瞬间弹射而出。
劳逸的起跑不错。
反应时0.141秒。
排在小组第二,仅次于鲍威尔的0.139秒。
看他的动作,双手迅猛推离地面,肘部快速前送,带动上半身向前俯冲,后腿蹬地时髋、膝、踝三关节同步发力。
爆发力通过刚性传导链直接注入赛道。
红色身影如刀锋,瞬间冲出起跑线。
前10米加速阶段,劳逸的步频快得惊人。因为身高不算突出,劳逸的优势就是步频和启动加速,你们看他的双腿,像小马达一样快速交替,每一步的蹬地都扎实有力,速度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攀升。
但鲍威尔果然名不虚传。
起跑后瞬间占据领先位置,黑色身影一骑绝尘。
而劳逸紧紧跟在身后,与鲍威尔的差距只有半个身位。
辛比恩的起跑稍慢,暂时排在第三。
高津圭则在第四位,亚洲德比的竞争已经开始了。
起码这个曰本选手自己认为是这样。
短跑比赛的前30米是启动加速阶段,谁能在这个阶段建立优势,后面的比赛就会更从容。
劳逸现在的加速节奏非常好,上半身保持稳定的前倾角度,核心肌群紧绷,没有一丝多余的晃动,这能最大限度减少能量损耗。
他的摆臂动作也很有特点,双臂以肩为轴快速前后摆动,肘部始终贴近躯干,避免了横向晃动,每一次摆臂都精准带动腿部发力,这就是二沙岛科学训练的成果。
进入30米到70米的途中跑阶段,赛道上的格局逐渐清晰。
鲍威尔已经彻底拉开了一点距离,他的步幅实在太开阔了,1米8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