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后程发力”,与布罗梅尔专注于起跑加速的训练形成鲜明对比。
“赵昊焕的优势太明显了,191cm的身高让他的步幅能达极其优秀以上,黑人里面都是不遑多让,远超同组其他选手,这是他后程反超的核心资本。”
杨剑激动地介绍,“更关键的是,他的极速能力极强,后程最高速度能突破12,只要前半程不落后太多,后半程几乎没人能挡得住他!”
此时的赵昊焕已走到起跑器旁,他弯腰感受着赛道的弹性,随后调整起跑器角度——由于身高较高,他的起跑器设置前后间距稍大,约35厘米,这种设置能让他在起跑后更稳地过渡到途中跑,为后程加速铺垫节奏。
反观布罗梅尔,热身时反复进行着30米启动加速训练,他的起跑姿态紧凑,步频快得惊人,每一次加速都带着强劲的爆发力,显然是想凭借前半程优势早早锁定领先。两组选手的热身风格,早已预示着这场比赛的核心剧情:前半程布罗梅尔的“步频冲刺”,对决后半程赵昊焕的“步幅碾压”。
“set。”
“各就位——”
电子指令清晰传遍赛场,8名选手迅速登上起跑器。
赵昊焕的起跑姿态与其他选手截然不同:由于身高较高,他的身体重心压得相对略高,双臂弯曲贴于体侧,肘部夹角锁定在100°左右,既保证了发力效率,又避免了重心过低导致的启动延迟。
他的眼神死死锁定前方20米处的标记点,耳朵捕捉着发令枪的每一丝声响,全身肌肉保持着“中度紧绷”状态。
没有过度发力,显然是在为后程加速保存体力。
臀部微微抬起,身体重心向前小幅移动,后腿蹬地肌肉适度收紧,没有像布罗梅尔那样将爆发力完全蓄满,而是留有余地。
身旁的布罗梅尔则已进入极致备战状态,身体重心压得极低,肌肉紧绷如钢索,仿佛下一秒就要弹射而出。
赵昊焕扫眼看了看。
这好像是美国年轻人的新一代天骄人物。
嘭——————
发令枪锐响瞬间,布罗梅尔的起跑优势瞬间爆发!他的反应时仅为0.125秒,双腿如小马达般快速交替,步频这是要朝着每秒接近5.0步去,前10米加速如闪电般迅猛,蓝色身影瞬间冲出起跑线,牢牢占据领先位置。
而赵昊焕的起跑相对稳健,反应时0.152秒,虽逊于布罗梅尔,但已处于小组中上游水平。他的起跑没有追求极致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