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赶,他的身体姿态更为舒展,上半身保持着适度前倾,既没有因身高过高而出现晃动,也没有刻意压低重心去迎合小个子选手的节奏。
他的蹬地动作扎实而从容,每一步都显得不慌不忙,腿部前摆时充分舒展却不急躁,显然是在为后程的发力默默铺垫。
身高带来的差异在这一阶段展现得淋漓尽致。
布罗梅尔凭借娇小的身形,能更快地完成启动加速,重心转移灵活,步频优势让他在短距离内迅速建立领先。
乌贾则在步频与步幅之间寻找平衡,却因身高限制,难以在保持步频的同时进一步扩大步幅。
而赵昊焕的身高虽让他在启动阶段难以像小个子选手那般迅猛,却赋予了他天然的步幅潜力。
即便前50米未全力发力,他的每一步覆盖范围也远超同组对手,只是这种优势尚未完全释放。
途中跑开始后,赵昊焕的技术动作始终保持着高度规范。
肩部稳定下沉。
避免了高大选手常见的上肢晃动。
核心肌群牢牢锁住身体平衡。
为后续的力量传导筑牢基础。
他的手臂摆动简洁而高效,没有多余的横向动作,始终贴合躯干前后摆动,既减少了能量损耗,也为后程步幅的爆发预留了充足空间。
与布罗梅尔、乌贾那种全力以赴的紧绷状态不同,赵昊焕的肌肉线条虽同样紧实,却透着一种“收放自如”的松弛感,仿佛眼前的50米只是热身,真正的较量还在后方。
他与乌贾的差距在不知不觉中逐渐缩小,这种缩小并非源于刻意追赶,而是来自自身节奏的稳步提升。随着赛道逐渐延伸,赵昊焕的身体姿态慢慢调整,腿部蹬地时的发力感愈发明显,只是这种发力依旧克制,没有打破整体的平稳节奏。
显然,他深知自己的优势不在前半程的短距离冲刺,而是在后程凭借身高赋予的超大步幅和极致极速实现反超,因此这前50米,他始终在耐心蓄力,等待着那个属于自己的“发力时刻”,将身高带来的潜力彻底转化为碾压性的优势。
极速爆发。
赵昊焕极速一展开。
立刻开始改变态势。
50米标线一过,赵昊焕的“后程时刻”正式来临。
这位身高超190厘米的巨人飞人,仿佛瞬间切换了运行模式。
之前刻意保持的平稳节奏被彻底打破。
潜藏的爆发力如火山般喷涌而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