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昊焕完成关键反超。
他的每一步都如坚实的夯土,落地沉稳且推进力十足,高大的身形舒展如箭,在赛道上形成一道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红色身影。
他的极速优势彻底显现,奔跑时几乎听不到多余的脚步声,只有风被划破的呼啸声,那种“一步定乾坤”的碾压感,是小个子选手难以企及的。
此时的他,技术动作依旧保持着高度规范,脚踝弹性回弹迅捷,脚掌蹬地时从脚跟到前脚掌的过渡流畅自然。
没有丝毫僵硬感。
显然还未完全用尽实力。
布罗梅尔被反超后,心理与体能的双重压力让他的状态持续下滑。
他的面部因过度发力而扭曲,颈部青筋凸起,步频虽仍保持在高位,但步幅进一步缩小,每一步的推进力大不如前。
小个子选手的短板在长距离冲刺中暴露无遗。
体能储备有限,耐乳酸能力不足,后程速度衰减明显,只能眼睁睁看着赵昊焕的红色身影越跑越远,却无力回天。
他的技术动作变形愈发严重。
摆臂幅度忽大忽小,身体重心开始不稳,领先优势彻底化为乌有。
乌贾则彻底被甩在身后,他的速度下滑最为明显,原本紧绷的肌肉线条变得松弛,蹬地时的爆发力大幅减弱,步频与步幅双双下降。
他试图模仿赵昊焕的大步幅跑法,却因身高与技术特点不符,导致动作僵硬,步幅扩大的同时,蹬地效率急剧降低,反而进一步拉低了整体速度。
与赵昊焕的舒展从容、布罗梅尔的咬牙坚持不同,乌贾的奔跑姿态中透着明显的力不从心,技术动作的连贯性被打破,只能勉强维持节奏,确保不被其他选手超越。
80米处,赵昊焕的领先优势已扩大到半个身位,他的极速状态依旧稳定,没有丝毫减速迹象。高大的身形让他在奔跑时拥有更好的视野,能够清晰感知身后对手的状态,这也让他更加从容。
他的技术核心始终围绕“步幅最大化、发力最优化”,髋部转动灵活,大腿前摆充分,小腿肌肉收缩与放松衔接自然,每一个动作都服务于“持续提速”。
展现出顶级后程选手的掌控力。
布罗梅尔此时已放弃追赶,转而专注于保住小组第二的位置。
他调整节奏,试图稳住技术动作,减少能量损耗,但前半程的过度发力让他的体能所剩无几,速度仍在缓慢下滑。
他的步频虽依旧快于赵昊焕,但步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