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了他们的出产小米、稗等杂粮以及薯类,特别是芋头。
不过大名手里不缺大米,因为领地里几乎所有的大米都会被他征收储备起来,做为军粮。
而这些大米,许多都被做成干饭。
毕竟最近几十年,倭国战乱不断,这些军粮随时都可能被调派出去。
干饭,也更方便战时使用,它不需要大量的柴火,只需要用热水冲泡即可食用。
此外,味增也是明军在倭国的重要缴获,还有一些则是兵粮丸,倭人将米粉、味噌、芝麻、药材等混合捏成丸状,小小一颗就能提供高热量和高营养,是士兵的应急口粮。
每遇大战,士兵都会分发到两个兵粮丸,用于战场应急吃食。
“给各营送去大米和味增,再在城里收缴一些咸菜,特别是肉类。”
明军攻占倭国城池可没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因为遭遇的抵抗轻微,所以也没有在倭国进行屠城。
好吧,实际上屠城多是攻城方获胜,损失惨重之下给士兵泄愤的法子,消磨他们身上的戾气。
明军攻打倭国以来,最大的发现或许就是味增了。
这种由黄豆为主原料,加入盐及不同的种麴酦酵而成的食物,颇受明军官兵的好评,拌饭吃比辎营送来的咸菜还要好。
而且战后,明军也有搜刮的传统。
军需自然被收缴入库,后面逐渐分发下去使用,但其他的都不怎么管。
反正,攻下城池后,明军士兵因为不受纪律约束,大多都会发一笔。
毕竟倭国多金银,稍微上点手段,从商人和富户那里,都能得到不少银子和铜钱,特别还是大明流通的铜钱在倭国是真的不少。
此时刘綎下达安抚城市的命令,结果就是出了仓库,看到本该休息的明军士兵从一户户倭国房舍里出来,个个都腰间鼓鼓,许多身上还披着、扛着他们看上的东西。
“通知两个千总,把东西清理一遍。”
刘綎对此也是视而不见,不过还是对亲兵吩咐道。
不能厚此薄彼,这帮子该休息的丘八不休息,跑去发财了。
那后面在城楼上站岗的士兵,轮到他们可就没什么收获了。
对此,明军内部也早就有了潜规则,那就是先期收获的士兵要上缴一部分战利品,分给站岗执勤的营队。
虽然东西少点,但大家也心理平衡点。
最关键的是,这种事儿都是轮流来,主要还是靠运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