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铺开,带着无法言说的庄重。
音乐厅内,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那片被灯光笼罩的区域,等待着钢琴的第一次发声。
终于,弦乐声部的延长音之后,李艺率的双手落下了——
钢琴的首次进入时落下两组重音,紧接着是一段深情忧郁的独白,一位青年正诉说着他内心的憧憬与离愁。
李艺率的触键在此刻展现了极尽柔美的诗意——她运用了极为连贯的触键,让音色变得异常绵长圆润且富有穿透力。每一个音符都像是被指尖精心打磨,带着朦胧的美感,串联成一条优雅柔和的旋律线。
仅仅是几小节的呈现,便已勾勒出肖邦笔下那片深邃而炽热,牢牢抓住了在场评审和听众的耳朵。
实际上,肖赛的决赛舞台是所有轮次中最不稳定的轮次,历史上最后的第一钢琴协奏曲翻车的大佬不在少数。
所有的协奏曲,不管难度怎样,都比其他正常的器乐独奏作品要困难许多。毕竟协奏曲讲究的是与乐队的配合,一首作品的完成不仅仅只是靠个人的实力发挥,更多的是要发挥出钢琴与其他乐器的统筹。因此只是个人实力强劲并没有任何用处,这也是评委们对李艺率这样一位拥有极高完成度的选手感到期待和惊喜的原因。
‘厉害!不愧是被誉为本届最有希望夺冠的选手。’
二十年前也曾在这个决赛现场捧杯的台下评审忍不住在心里这样感叹,眼中满是惊艳,盛名之下果然没有花架子啊……
与前几轮的“浪漫怪味”不同,经过这一个来月的苦练和打磨,李艺率显然对于作品本身的控制更加成熟了些,增加了许多对于音乐美感的思考,让她的音色听上去更“人性化”。
乐声还在继续。
李艺率的手指在键盘上略显轻柔地跑动,掀起层层涟漪。中段华彩被她以极细腻的踏板控制和精准的节奏张力,将肖邦特有的装饰音处理得既自由又克制。
随着乐章的铺展,钢琴与乐团的对话愈发激烈。
快速音群均匀而晶莹,大跨度的和弦跳跃精准利落,复调线条层次分明,每一条旋律都清晰可辨,细细密密地交织成幻梦一样的美感。
旋律在节奏的框架内自由呼吸,时而微微拉伸,带来深情的咏叹;时而又悄然追回,保持内在的律动。
这一刻,李艺率摒弃了纷杂的思绪,在音乐的表现上做到了她所能做到的极致。不去在乎比赛结果,不去刻意追求对抗,只是让注意力全部投入其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