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
飞机刚落地,史提尔医生就跟着随行翻译匆匆赶往医院。
会议室里灯光冷白,纸叶被翻动发出细微的沙沙声。趁着史提尔医生翻阅李艺率最新的病例的间隙,朴贞淑也在一旁补充论述:
“在大脑受到重大外伤以后,因创伤性脑损伤而诱发的解离性失忆症并不罕见,尤其是像艺率xi这样经历过开颅手术的患者……因此事故当晚的回忆可能作为一种自我保护机制被大脑主动选择封锁。”
“像您刚刚提到的出现幻觉、幻听的情况……临床上来说的确有存在许多这样的案例,但事故已经发生了三个多月,在时间跨度上已超出急性期,更有可能是潜在创伤未治愈后的应激障碍与解离症状的叠加表现。”
人的大脑在无法承受痛苦记忆时,会通过扭曲或虚构现实来缓冲心理冲击,这种代偿机制常见于车祸、空难等重大创伤事件幸存者。而李艺率在脊髓损伤确诊中枢敏化综合症后,神经系统的过度警觉状态进一步放大了身体的感知紊乱,心理防线在持续高压下逐渐崩解,最终形成了现在这样复杂的临床表现。
李在叙看着监视器显示屏幕上坐在轮椅上对着空气自言自语的女儿心情复杂——她坐在轮椅上嘴唇翕动,神色很是憔悴苍白。
“所以这一切的根源还是因为脑部损伤?”
这时已经快速翻看完近期评估报告的史提尔医生适时接话:“可以这么说。”
史提尔医生:“我们的大脑在不断进化中逐渐学会了感知世界的捷径,在面对无数感官信息时选择性地提取对生存至关重要的信息,从而简化这个复杂世界,帮助我们更好地生存。”
史提尔医生:“相反的,当人体的感知机制失衡时,会导致一些疾病或功能障碍。就比如,在一些精神疾病中,患者因过度依赖大脑预测,使其脱离现实,产生不切实际的幻觉。”
大脑为了让人们在这个世界中生存,进化出了一种识别潜在危险性的能力——如果判断出机体出于不安全的状态,就会制造痛觉发出警报。
虽说将慢性疼痛病与精神分裂放在一起可能会令人不适,但实际上从处理机制来说,这其实是一致的。
以李艺率目前的临床表现举例,她在组织学意义上的损伤已进入慢性期,可是她的疼痛并没有随之消退……这意味着这段时间她接受的手术、康复治疗以及心理创伤的累积,已经让神经系统形成了依赖路径。
在此之前,慢性疼痛病一直被视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