讶地捂住了嘴:“许桑难道要展现他惊人的即兴原创才华了么?!”
为了烘托气氛,现场音响师非常应景地播放了一小段许成军之前那首《北乡等你归》的录音片段,空灵忧伤的旋律响起,现场又是一阵惊呼,观众们对这个中国作家的音乐品味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许成军却没理会那些骚动,独自坐在工作人员搬来的小桌子前,凝神写了起来,偶尔会抬头与大江健三郎低声交流几句。
“他真的要在这里,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写一首新歌?”
观众席彻底沸腾了,窃窃私语声如同潮水般涌起。
许成军对周围的骚动充耳不闻,他仿佛进入了“心流”状态,伏在工作人员搬来的小桌上奋笔疾书。
偶尔,他会抬起头,与大江健三郎低声、快速地交流几句。
大江看着纸上逐渐成型的歌词,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好奇,逐渐变为惊愕,最终化为一种深沉的、混杂着震撼与悲悯的肃穆。
“这歌词…将个体的温情与时代的残酷如此缝合…简直是在用最柔软的丝绸,去包裹最锋利的刀刃啊…”
大江用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喃喃自语。
黑柳和观众们也不着急,他们很期待这个中国天才作家能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效果好,是锦上添花;效果一般,也能当个有趣的乐子。
半个小时后,许成军抬起了头。
黑柳难以置信地道:“…完成了?!这才半个小时啊!”
“真是令人惊讶的创作才能!”
黑柳的惊呼声代表了所有人的心声。
不等众人反应,许成军抓起吉他就准备开始。
许成军拿起吉他就准备演奏,结果工作人员又端来了一个立式麦克风、一个简易的DI盒,甚至还贴心地准备了一个监听小音箱,让他能听清自己的演奏。
“阵仗还真不小…”
许成军内心吐槽了一句,但手上动作丝毫不慢,配合地连接好设备,调整麦克风角度的动作显得熟练而专业。
当一切就绪,他轻拨琴弦。Gibson J-45那温暖、饱满且极具颗粒感的音色,通过音响系统充盈在整个演播室。
他采用的是一种简洁而深情的分解和弦节奏型,指法干净利落,节奏稳如磐石。
仅仅是几个小节的前奏,那充满叙事感的音乐氛围,就已经让在场所有有音乐素养的观众意识到,这绝非玩票,而是真正具有专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