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在必行。但各位和下面的员工,都是为集团立下汗马功劳的,集团绝不会亏待。”
他示意助手将初步拟定的安置方案分发下去。
“原则上,我们鼓励员工随迁内地。哈尔滨、津门、特区,新厂区的条件和配套不会比香江差,集团会提供搬迁补贴、住房安排、子女入学协助。薪资待遇根据内地生活标准重新核定,但总体收入水平不会下降,表现优异者还有上升空间。”
汽车公司的总经理杨涛看了看方案,提出疑问:“何生,很多老师傅一家老小都在香江,让他们举家北迁,恐怕.”
何耀祖点点头:“理解。所以第二条,不愿意北上的,集团提供几个选择:一,香江那些厂房大概率会改造成电子厂或者通讯设备厂,也需要人手,优先内部转岗;二,集团旗下其他在港公司,包括地产、港口、酒店、零售,有空缺职位优先录用;三,如果选择自愿离职,集团会根据服务年限,提供优于市场标准的补偿金。”
“我赞同,香江的重工业发展不起来,我们基本上已经站在顶点了,以后也就这样了,董事长的有还找个想法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还不是考虑下面的人所以才一直没动作,现在时局也在变化是时候了。”顾元亨第一个支持。
“我也赞同。”咸兴尧也表了态。
会场里响起一阵低语。
有人松了口气,有人依然眉头紧锁。
“具体到每个人,各部门主管要逐一谈话,了解意向,做好解释工作。”何耀祖语气严肃,“我不希望听到有强迫或者敷衍了事的情况。有什么困难,及时上报,集团尽量解决。”
“是。”会议室所有人齐声道。
散会后,消息迅速在三家公司内部传开。
车间里,老技师阿强拿着意向表,眉头拧成了疙瘩。
他五十出头,在汽车厂干了半辈子,老婆在街市卖菜,儿子刚上大学。“去冰天雪地的哈尔滨?”他嘟囔着,连连摇头。
年轻一些的技术员小李则有些心动。
他未婚,在内地也没有牵挂,方案里提到的“发展机会”和“住房福利”对他很有吸引力。
“去看看也好,听说内地现在发展很快。”
类似的情景在各处上演。
管理层按照何耀祖的要求,耐心细致地沟通,解释政策,登记意向。
初步统计结果出来,愿意随迁的比例只有一成,主要集中在年轻、技术过硬且家庭负担较轻的员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