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听完,点了点头:“告诉杨涛,哈尔滨那边,设备安装调试要盯紧,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基础设施不比香江,预案要做足。第一批投产的产品,质量不能出任何问题。”
“明白。”
“元亨那边,让他尽快拿出香江剩余资产的整合方案。重工业剥离后,空出来的厂房、地块,是转型高端制造,还是做物流仓储,或者部分转向商业开发,都需要详细论证。”
“已经交代下去了。”
“元亨么,看他自己考虑吧,他岁数也不小了做筹备工作我怕他吃不消。”
“我会转告亨伯的。”
父子俩又聊了几句,何耀祖挂了电话,去处理其他事情去了。
哈尔滨,黄河汽车新厂区选址地。
杨涛裹着厚厚的棉大衣,踩着积雪,和当地政府派出的协调人员一起勘察场地。
“杨总,这片地平整工作已经完成,开春就能动工建厂房。旁边的职工宿舍楼,规划也批下来了,保证在设备进驻前达到入住条件。”当地的干部热情地介绍。
杨涛哈着白气,点了点头:“多谢支持。我们第一批搬迁过来的员工和设备,大概在下个月抵达。相关的供电、供水、供暖,还要麻烦你们确保万无一失。”
“放心,市里开了专题会,这些都是重中之重。”
看着眼前这片空旷的雪地,杨涛心里沉甸甸的。
将汽车产业从温暖的香江迁到这冰天雪地的北国,不说别的,光是香江过来那些人面对寒冷的挑战都够喝一壶的。
但他也清楚,这是必须要走的路,香江现在的产业越来越趋于贸易、金融、购物了,实业最终可能都招不到工人。
想归想,他还是拿出笔记本,再次核对了一遍即将到来的设备清单和人员安置细节。
香江,顾元亨的办公室。
他面前摊开着香江地图和集团在港资产的详细报表。重工业迁出后,留下了大片厂房和土地,如何盘活这些资产,实现平稳转型,是他当前最重要的任务。
他初步设想,部分位置优越、设施完好的厂房可以改造为高端电子产品生产线或精密加工中心;靠近港口的区域,则规划为现代化的物流仓储基地;另有几块地皮,具备商业开发潜力。
他需要在计划书里详细阐述每种方案的利弊、投资回报周期以及对集团整体战略的支撑作用。
几天后,顾元亨带着厚厚一迭方案从香江飞抵四九城。在何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