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差异上让全增嘏起了爱才之心。
生拉硬拽带着他听了不少哲学系的课,甚至想着让他读个哲学系的第二学位!
此外,他也正式以研究生的身份成为章培横和朱冬润的助教,主要是章培横的,先生的课实在是有限,毕竟也上了年纪,课程和职能都逐渐向章培横这些年轻教授身上转移。
许成军当前以学生的身份拥有办公室和工位的情况是特殊的。
但是没有人有异议,尤其是在校领导的默许下。
毕竟没人想让这样一个20岁在中文核心期刊连发五篇头条,文学创作能力在当代同龄无人出其右的年轻“学者”跑到其他学校。
尤其是如果去了北大、南大、武大这样的中文系同样强盛的高校,后果不堪设想。
就当提前让他适应学校环境了啊~
刚走到工位上。
就听刚从金陵出差回来的师姐朱邦薇喊道:“师弟回来啦!”
12月初的仙舟馆,暖气片刚摸出点温度。
朱邦薇一嗓子喊得全办公室抬头。
“嚯,全上海最火的大作家回来啦!”
“欢迎大作家回来工作!”
“成军同志回来啦!”
王水照手里的钢笔顿在《苏轼诗集》校勘稿上,推了推眼镜:“成军回来了?正好,《清明》二期在南京东路卖断货的消息,早上刚从沪上作协那边听说。
你这《红绸》,读着有茅盾先生早年写《子夜》的筋骨,名家之相啊!”
“是啊,恭喜啊!成军!”
“恭喜大卖!”
“恭喜啦,许老师!”
办公室里还有不少是本科生担任的助教。
叫一声许老师属于人捧人高~
一时间大家纷纷抬头恭喜许成军新作大卖。
孙教务从抽屉里摸出块奶糖,扔给许成军:“可不是嘛!我家那口子在上海中学,昨天还说学生课间都在聊李小曼和古大强,说你这把‘战争里的人心’写透了,这才是能开现代文学先河的东西!”
“写透了?怕不是骂我没人性吧!”
许成军刚接住奶糖。
“哈哈哈,骂的还真不少,不过这么写多带劲!我一会批判批判你的作品~”
“您给掌掌眼,提提意见~”
“我哪有那本事!”
话题刚落,朱邦薇凑过来:“对了,你们听说没?河滨大楼要加三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