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随即意识到失态,迅速改用英文致歉,但激动未减:“您的见解实在令人震撼!如此年轻,却对文学有如此把握,实在令人敬佩!”
井上靖微微皱眉,大江作为他非常欣赏、认为最能继承其思想脉络的战后一代核心作家,如此失态让他有些无奈,但心底也理解这份遇见知音的惊喜。
他温声用日语问道:“大江,什么事让你这么惊讶?”
大江自觉失态,先向井上靖和众人致歉,然后简要讲述了许成军对文学的超凡见识,语气中仍带着难以平复的叹服。
许成军摇摇头,谦逊而认真地说:“大江前辈的写作思路也让我深受启发。我认为,大江前辈是日本战后崛起、承前启后的这一代作家中,最有机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
此言一出,台上台下顿时泛起一阵轻微的骚动和低声议论。
日本作家们面露惊诧,连巴金、冰欣等人也略带不解地看向许成军,觉得这话说得未免有些……
过于大胆和笃定。
诺奖预测岂能轻易出口?
更何况是针对一位外国同行的断言。
水上勉适时插话,笑着打圆场,也是由衷感慨:“看来思想的共鸣不分年龄与国界。有机会一定要安排你们二位闭门对谈,深入交流。看来你们简直是这一代的巴金和井上靖啊!”
在日本文坛,闭门对谈通常意味着双方关系达到相当信任和亲密的程度,是深入交换思想、近乎衣钵相传的标志性活动。
这话一出,会场氛围顿时融洽热烈起来。
大江本性沉稳,此刻却也因这极高的评价和难得的知音之感而连连点头,对闭门对谈的提议显露出极大的兴趣。
许成军也微微颔首,表示接受这份认可和邀请。
就在这时,日本著名文学评论家尾崎秀树推了推眼镜,提出了一个更深入,也更为敏感的问题:“我其实很好奇中国作家,尤其是像许君这样的年轻同志,是如何看待我们日本人的?”
这个问题让气氛瞬间又变得有些微妙。
巴金脸上掠过一丝犹豫,冰欣却目光温和地看向许成军,带着鼓励。
许成军沉默片刻,仿佛在斟酌词句,然后清晰而克制地说道:“个体而言,我遇到的很多日本朋友都很好。但就整体印象而言,我只能和一小部分日本人成为真正推心置腹的朋友。”
“哦?是哪一部分呢?”尾崎追问。
“是像井上靖先生、大江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